白蚁的危害
千里之堤溃于蚁穴,白蚁危害是大坝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,为了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,发挥工程效益,需要积极开展白蚁检查和预防。

- 堤坝基础处理
- 1、施工前对堤坝基础都要认真进行检查,对发现的白蚁及时进行灭治,并清除坝两头及坝附近山坡上的白蚁。
-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形成的原因:
- 1、爬:从水库附近山坡或大坝两头的上坡上爬来的白蚁。
- 2、留:在坝体建设及加高的时候,留在坝体内部的白蚁。
- 3、带:水库大坝管理不善,从外地携带到大坝的白蚁。
- 4、飞:繁殖季节

- 改变堤坝白蚁的生境条件
- 1、物理结构改变:堤坝土壤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的改变,能阻抗白蚁在堤坝内定居与繁殖。试验表明:用5%~10%的石灰土壤和月15%-30%的食盐土壤,接种配对脱翅成虫,全部死于土表。在堤坝上铺设10cm厚的炉渣、粗砂和小石子等,也能阻止成虫入土建巢。
- 2、挖巢法:挖巢法指跟踪蚁道,挖掘主巢,是防治堤坝白蚁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- 3、诱杀法:灯光诱杀有翅成虫。为防止白蚁新群体在堤坝上筑巢和繁殖,在有翅成虫分飞季节(每年5-6月),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灯光进行诱杀。
- 4、建物理屏障阻止白蚁穿越:将粒径巨细适宜的砂粒构成一道砂粒屏障,就能有效地阻挠地下白蚁的侵入。砂粒铺好后,还须将砂粒夯紧,以增加砂粒屏障抗白蚁穿透的强度,因为白蚁很容易从窄至0.8mm宽的缝隙中经过。还有网孔小于0.5mm的不锈钢网,防水的沥青薄膜等也都可以阻断白蚁通道。

- 化学防制
- 1、化学药剂处理土壤:在堤坝白蚁分布的核心部位,喷洒药剂,使之渗入泥土5^10cm。可将堤坝表层幼龄蚁巢的白蚁毒杀致死,毒杀效果比较好的化学剂有1%~2%五氯酚钠水溶液、1%氯丹乳剂、狄氏剂、艾氏剂等。
- 2、钻孔灌药:每年于白蚁分飞前可用18^20mm粗,3~4m长的钢锥在堤坝背水坡钻孔灌注药泥浆,孔距lm,深0.5-1.0m,布局呈梅花形,在泥浆内掺入适量的五氯酚钠,氯丹等药剂,搅拌均匀后,灌人钻孔内,封闭孔口,在一定时间内能防止白蚁有翅成虫入土营巢。采用化学剂处理土壤,杀死堤坝表层下左右的初建群体和有翅成虫,同时,也能抑制和杀灭堤坝深处的蚁巢中到表层觅食的白蚁。
- 3、铺设防蚁毒土层:新建堤坝或旧堤坝加高培厚,在表层0. 5^1.0m填土筑夯时,层层喷洒“4301″(氯丹合成时留下的废液),或用5000氯丹乳剂稀释后(1:100),每立方米土喷10kg;也可喷洒可湿性六六六粉,用药量为每立方米土0.5kg。施药时,应把土药拌匀后再夯实。堤坝上铺设毒土防蚁层,可防外来白蚁侵入,效果达10年以上。
- 4、堤坝基础的处理:新建堤坝在施工前,要认真检查有无白蚁存在。严格清除堤坝基础以及附近山岗上的白蚁隐患。对于加高培厚工程,在施工之前要将原堤坝内存在的蚁患进行彻底处理,以免留下隐患。处理时可先用灌浆法(在泥浆内加入适量药物)消灭白蚁,填实蚁穴;也可用挖巢法把蚁巢彻底摧毁。对较大的蚁路和残存的工、兵蚁可用磷化铝熏蒸剂或六六六粉烟雾剂熏杀,或用80%DDV乳剂稀释3万倍液灌杀。此外还必须做好基础与土场的清杂工作。严禁填土时带入杂草、树根等,避免招引蚁患。
堤坝白蚁
白蚁对堤坝植被的危害性极大,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白蚁进行灭杀,其所带来的植被危害隐患必然是巨大的。为此,需要防治工作人员加强对不同白蚁种类生活习性的研究,并秉持保护环境原则,且要坚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综合治理的方针,这样才能配合合理的防治举措控制蚁患。